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工业生产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地区承担了城市中部分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甚至为城市工业扩散提了供场地。为促进我国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连污水治理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并举,合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首先,各级领导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视程度,并将其充分融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从而贯彻落实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另外,有关领导应完善乡政府职能转变,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政府也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并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工作,并不断优化完善先关的考核体系。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在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讲座、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及时回复群众的留言评论及意见,充分将其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从而有效减少生活污水的产生。
多措并举推行种养结合,是控制养殖业污染扩散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可以实施粪肥处理(养殖)与利用(种植)两头补的政策。例如,有关单位可以按照养殖用地和粪便处理设施计算其每月粪便处理量,同时结合其畜禽养殖出栏数量,每年给予一定畜禽粪便处理补贴,从而提倡养殖户落实养种结合的政策。再比如,政府部门也可以补贴种植农户,按照种植户购买、使用有机肥数量凭证,结合其自有耕地,给予其有机肥补贴券,并按年结算。除此之外,有关单位应引进有机肥生产项目,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与有条件的乡镇联合,通过购买粪便处理机、开办多个形式灵活的粪便初级加工点等措施,较大限度地就地回收、集中处理农村粪便,从而降低加工、运输成本,提高农村粪肥商品化率。
在水环境治理中,有关人员应结合当前农村水污染状况,通过人工湿地技术、无动力和分散式处理等技术,进行水污染的物理、化学处理,从而提高水污染处理的效率。例如,在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处理中,有关部门应提倡村民设置沼气池,在污水经过系统处理之后再进行科学排放。另外,在农村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引导农民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有效减少农药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另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要求相关专业人员指导农民进行农药最优使用方法的学习,农民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土壤盐碱化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污水处理部门应提高治理人员的专业性,引导污水治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工艺处理方案,掌握自动化污水处理技术,从而推动现代农村水环境的生态化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消耗了我国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在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中,有关农业生产部门应该构建标准化、规模化以及导向化的发展模式,以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工作人员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在现代农业体系构建中,工作人员应引导农户结合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以及设施农业的建设等,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其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部门可以设置节水型的农业产业,在减少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同时,避免水污染现象的发生,从而满足现代农业生态化的发展需求。此外,在农存工业产业发展中,政府部门应将生态发展作为核心,明确生态工业发展的理念,减少水污染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积极促进农业经济的区域平衡,从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